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5日卒于北京。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
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32年作《锺馗》并入选第2届全国美术展览。
1937年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等地画抗日宣传画;1942年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讲师。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山水和写意人物为主。
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翌年春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年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
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3年在北京举行了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联展。
1957年,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画了大批写生作品,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1959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画集,当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1983年摄成美术教育片《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画牛》。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回顾性的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了他各时期的作品 200余幅。
这一时期是李可染创作的又一高潮阶段,笔墨更加纯熟,挥写更加自如,意趣更加醇厚,形式更趋于风格化。
李可染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培养了许多山水画家。他认为学习传统绘画,第一步须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来。这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也体现着他对传统和创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